近十多年来,似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咋咋呼呼地讲一个世代问题,先是80后,后是90后,现在又开始讲90后了。您的耳朵早已起茧了,是不是?
当他们说80后的时候,当他们说90后的时候,似乎要天翻地覆一样。但是,虽然感觉有个性的员工是多了那么几个,但地球还是照转,企业还是照干,是不是?
那么,我要告诉你,我们的研究显示,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如果说80后、90后出场带来的还只是人力资源市场的量变,Z世代的出场将为人力资源市场带来质变,并且因此也将对企业治理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1 青萍之末
大风必起于青萍之末。中国当代企业治理的第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始于改革开放,而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
在改革开放之前,劳动力是经济计划当中的一部分,所有的人由经济计划决定为哪个工厂工作、生产什么东西、取多少报酬。这个时代的企业管理是以“铁饭碗”为特征的;同时,员工对企业有相当程度的人身依附,企业因此对员工的管理是建立在一定的人身管理权力基础上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渐渐出现了私营经济,也出现了“瓷饭碗”——好看但不安全。到了1992年,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将前十年获得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实验成果大面积推广,中国进行了大面积的国有经济改制工作。“铁饭碗”从根本上成了过去式。劳动合同制度成了企业治理的基本制度。
正是由于“铁饭碗”成了过去式,员工对企业的人身依附性被消解,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权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因此企业必须学会使用激励员工来提高效率。
一开始,仅用物质激励就可以起作用。随着中国物质丰富起来,中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也不断提升,有能力而且有意愿追求更高层次需求满足的员工多了起来,员工群体的整体需求层次开始朝上层抬升。特别是随着80后、90后员工从2000年前后渐渐进入职场、到2010年前后成为职场的主力军,这一变化完成了质的飞跃。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开始出现80后、90后员工议题的原因。
这时候,仅靠物质激励已经起不了作用。因此“KPI”“领导力”等管理技巧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开始流行起来——到现在,甚至狭义的“领导力”的效用已经开始下降,“非职权领导力”“沟通技巧”等不仅是一般管理者需要学习的技能,甚至已经成为高级管理者必须学习的技能。因为,新世代的员工,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意识上,独立的能力都更强,所以,仅靠威权无法使他们信服。
企业管理者们花钱学这些东西,不是因为他们看着“洋气”,而实在是因为这一茬一茬的员工越来越难“搞”。用人力资源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是作为劳动力购买方的企业的议价能力下降,而作为劳动力提升方的员工的议价能力在不断地提升。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是因为在生产关系当中,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占比逐渐下降,而“人”的重要性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到“劳动关系”中,人的因素的变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的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风虽然起于青萍之末,但发展起来却能绕泰山之阿。从198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中国企业“员工关系”变革,到2010年前后,其转型的程度,可以说是根本性的。这期间,中国生效了两部法律,即1995年的《劳动法》和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以法律的形式对企业的用工制度实践成果进行了确认。
而现在,随着Z世代开始进入职场,另一场员工关系变革,就要开启。
(摘自浩富同人管理学院《Z世代员工与企业管理变革》专题报告。报告特约主笔曹中勋是人力资源与企业治理律师、浩富同人管理学院特约组织战略咨询师,曾任跨国公司中国区执行董事、北亚区高管,曾被雇主树为亚太区管理创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