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现在:城市化、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结构
前面我们分析过,以80后、90年员工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因为其“整体物质丰富水平”和“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本上,这仍然属于1980年代开始的员工关系变革的第一个过程。但现在,第二个进程要开始了。因为Z世代员工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比重正在逐步提升。
为什么要到Z世代,才会带来质的改变?
这是因为,到Z世代进入职场的时候,中国的人力资源素质的结构及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虽然90后员工的受教育水平及物质保障水平已经相当高启,但是,在过去10来年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刚刚完成质的飞跃,所以,劳动力市场中还有一大批“农民工”。而且有一大批80后、90后员工是在农村环境中长大的。因此,总体而言,家庭物质财富对基本生存需求所能提供的保障仍然有限,就业机会、奖金这些物质因素的作用虽然逐渐下降,但权重仍然相当高。
但是,2010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走过了质变的拐点。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9.95%。到2011年,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超过了一半。如果考虑到乡村的空巢化现象,很多人虽然是农村居民,但是他们的孩子却是在城镇出生和就学,中国劳动力的“城镇化率”质量,比名义城镇化率要高出不少。见下图。
Z世代,正是从2000年开始上学,在2010年前后开始接受高中教育,2018年前后开始进入职场。
他们中的很大部分,是在城镇长大;他们开始接受高中教育、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候,中国的气象与70后、80后,甚至与90年相比,都已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自1986年普及9年义务教育制,到2010年前后,中国的社会教育水平也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与前两个世代相比,Z世代的父辈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变化。因此,Z世代大多出生于“识字”的家庭,并在老师队伍职业化水平已有本质提升的学校中接受教育。Z世代的整体知识结构,非前两个世代可同日而语。
Z世代的祖辈、父辈,很大部分都在城镇就业。经过祖辈、父辈的积累,Z世代所拥有的物质基础,也非前两个世代可同日而语。社会富足会使人们的审美情趣朝“精致”方向发展,男性“尚武”的价值观会减弱。这一点早已被历史经验证明。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另一个不能忽视的结果就是女性地位的上升。首先是Z世代的父辈对女孩投入教育资源的意愿上升以及国家法律保障女孩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统计数据,在高等教育阶段,女性的比重在2019年就已经超过了男性,如下图。其次是女性本身独立能力的上升——经济发展使得体力劳动在整体经济活动中的比重下降,叠加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女性独立的能力、意愿与机会都大幅提升。
种种因素累积在一起,Z世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心理需求,都已非同日而语了。
(摘自浩富同人管理学院《Z世代员工与企业管理变革》专题报告。报告特约主笔曹中勋是人力资源与企业治理律师、组织战略咨询师,曾任跨国公司中国区执行董事、北亚区高管,曾被雇主树为亚太区管理创新样板。)